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福建记者台湾行> 记录 > 正文

首批大陆记者访台 告诉你一个鲜活的台湾

www.jjjtsb.com?2009-05-13 14:51? ?来源:本网 我来说两句

1992年大陆记者团首次赴台采访为两岸关系发展史写上了浓重的一笔,而这次交流的首倡者却鲜为人知。

台当局曾拒绝团结报的倡议

1988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团结报总编辑王奇对媒体发表谈话,提出希望派团结报记者赴台,采访将于当年7月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在当时引起了各界的重视,两岸媒体纷纷作出相关报道,但台当局出于政治偏见拒绝了团结报的倡议。

时隔4年之后,在中国记协等新闻单位的多次呼吁和努力下,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终于成行。1992年9月,首批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一行18人,来到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8天的新闻采访。时任团结报记者的卜林龙作为赴台采访团的一员,跟随记者团一行全程经历了整个采访过程。

两岸记者互相拍照

一直以来,台湾岛对于大陆人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从大陆的教科书里可以得知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一个物产丰富的美丽宝岛,说陌生是因为自从国民党退台以后,台湾与大陆已经隔绝了近半个世纪,大陆人民急切想了解到台湾当时的社会情况和生活状态。对于即将踏上宝岛台湾的记者团成员来说,急切和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当记者团步入机场大厅时,大批台湾记者围了上来,数不清的镁光灯不停地闪烁,大陆记者也纷纷举起相机与台湾同行互相拍照,还有许多台湾记者与大陆记者是老朋友,台北相见感慨万千,相互紧握双手或紧紧拥抱。大厅里的热烈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袍泽情厚、骨肉情深。

海基会接待采访团的汽车飞驰在纵贯台湾南北的高速公路上,连绵不断的青山、红绿相间的花木、树立着密密麻麻天线的楼房一一呈现在眼前。让卜林龙记忆最深的就是大小不一、多如牛毛的庙宇,这些寺庙与闽粤的庙宇形式一样,殿堂不大,但矗立在堂顶的观世音像却极为高大,慈眉善目俯视芸芸众生的形象与大陆的观世音像全无二至。

在驶往台北市区的汽车里,大家聊兴正浓。来自海基会的马先生听卜林龙说话的京味很浓,就问他是不是北京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先生高兴地说:“我也是北京人,我虽然生在台湾,可我的父母都是北京人,我也应当是北京人!”这时,两位老乡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大陆记者乘的士不要钱

这次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直接接触到了普通的台湾民众,台湾人民欢迎大陆记者访台、关心大陆的现状是发自内心的,在采访过程中,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中国人啊!”本来都是兄弟姐妹,却被迫相隔半个世纪,大家见了面,表面上看似陌生,内心里却非常亲切,同文同种让大家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有的台胞感慨地说:“两岸中国人早就该像中秋的圆月那样团圆了。”

采访途中,有许多台湾同胞找到大陆记者团来认老乡。有十几位在台湾的山东人长途跋涉来到台北看望几位山东籍的大陆记者,不想记者团已经南下高雄和台中,他们又奔赴到台中,在宾馆门口等候了五六个小时。当他们见到几位山东籍的记者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再挽留记者一起吃饭,并表示以后两岸关系发展了一定要回老家看看。

卜林龙在台期间还采访了被台湾人尊称为艺术大师的京剧艺术家胡少安先生,胡先生曾在富连成科班学艺,后辗转到台湾40余年。采访中,胡先生一再问卜林龙这个老乡:“您听我的北京话变味儿没有?”当听到老卜回答:“您的北京话非常地道,一点都没变味儿!”时,胡先生非常激动,使劲握住卜林龙的手大声说:“那就好,那就好!”胡少安先生思乡的心情和坦诚的表情,至今还深深印在卜林龙的脑海中。

卜林龙在台北采访时与两位海基会的先生同乘计程车,当司机听说他是大陆记者时,兴奋地说:“欢迎欢迎,大陆记者坐车不要钱!”海基会的一位先生接着说道:“大陆记者第一次来,司机不要钱。”司机忙说:“以后来坐我的车也不要钱,欢迎你们常来。”还有一次,他与三名大陆记者乘计程车时与司机聊了起来,司机说:“能用自己的车拉大陆记者真高兴!第一次看到大陆记者,跟台湾人没什么两样,说起话来更亲热,都是中国人呀!你们在机场看到一些人扯着布条乱喊(指”台独“分子),那些家伙就那么几个人,台湾老百姓看不起他们,甭理他们!”

采访陈立夫、张学良

赴台前,团结报对于采访陈、张二人拟定了详细的采访计划,也是在所有赴台大陆媒体中唯一同时拟定了对两位重量级人物采访报道计划的新闻媒体。

9月9日下午,包括卜林龙在内的大陆5家媒体的记者一同采访了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由于年事已高,陈立夫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所以当他接受大陆记者采访的消息一传出,大批台湾记者也蜂拥而至。陈立夫接受采访时满面喜悦,操着浓重的浙江口音说,“我93岁了,看到你们来到这里,很欢迎,很高兴。”他认为,前两次国共合作都成功了,如果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他希望能够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这比前两次的合作更重要。谈到中国的统一大业他说道:“海内外所有的中国人没有不愿意中国统一的,我们自己要胸襟大,不要气量太小。中国统一了,站起来了,可以帮助全世界!”

次日,4名大陆记者又来到了张学良的寓所进行了采访。张学良将军自1936年12月亲自送蒋介石到南京后即被囚禁,1946年11月被送往台湾软禁,直至1990年才恢复自由。在接受大陆记者采访时,张学良将军更是满怀激情地倾诉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他对记者说:“我从年轻时代到现在都是一样的,绝不计个人的事,只为国家的事。”当记者说到两岸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统一时,他接着说:“我也是大多数之一,国家当然要统一,历史上我从来都是赞成统一的人。”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时,他说:“头一个要把敌意取消,这是最要紧的。问题很复杂,要慢慢来,我想还是要往好的方面发展,我看乐观方面多。”

在整个采访行程中,大陆记者团还对台湾彰化的精致农业和新竹科学工业园进行了实地参观采访,同时也对台湾的普通民众进行了随机的采访,团结报的记者圆满完成了赴台采访的任务,为两岸新闻界的交流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来源:2008年12月2日《团结报》第三版 作者 李立)

台湾,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今天,只要你有心,就能从各种媒介了解到台湾发生的最新新闻。两岸之间频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也使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再陌生。

但在16年前,这个海峡对面的小岛,对即将前往采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吴苾雯来说,却是“一片空白”。

这种空白状态,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奇怪。1987年,大陆向台湾开放了探亲途径,随后5年里,300多万台湾人踏上了阔别几十年的故土,可大陆民众赴台探亲的人数不足两万。台湾来大陆采访的记者,已逾2000人次,可大陆还没有一位新闻工作者,能以记者的名义前去采访。

1992年年初,当时还在中国青年报社驻湖北记者站工作的吴苾雯,突然接到报社电话,要她“准备一下”,应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陈长文的邀请,中国记协准备组织一个记者团前往台湾。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这趟行程拖了近9个月才得以成行。1992年9月5日上午11时5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吴苾雯等18名来自大陆各大媒体的记者,终于登上了由香港启德机场飞往台北的班机。

当时,坐在靠窗17A座上的吴苾雯,用“激动兴奋的目光,打量着下面的台湾海峡”,可她还没来得及“梳理一下复杂的心情”,飞机就已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她看了一下手表,仅用了1小时零5分。

更让她意想不到的事还在后面。刚一进入机场大厅,一些“台独”分子就举着反对“统一”的横幅和标语牌,一边喊着口号,涌向大陆记者团。事后,吴苾雯还获知,为了保障大陆记者在台湾采访期间的人身安全,台湾海基会特意为每个记者上了200万元的保险。

当天晚上11时,吴苾雯从台北向中国青年报社发回了第一篇专稿《两岸相隔65分钟》,她也成为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最早从台湾发回采访报道的大陆记者之一。

那个时候,两岸的通讯极不方便。吴苾雯得先把稿子传真到香港的朋友处,然后再由香港传回北京,有时候线路故障,一篇稿子传回北京,常常只剩下一半,把报社等着排版的编辑“急得满地乱转”。

比通讯更为闭塞的是人心。在那个两岸互相丑化、攻击的年代,大陆记者团的来访,无疑给台湾社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吴苾雯等人抵达之前,台湾的各大媒体就登出了这18名大陆记者的个人详细资料,甚至有报纸评论称:“这18名记者来前都受过‘特殊训练’,负有某种政治目的。”“我完全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也一样。”吴苾雯回忆道。

这样的误读有很多。比如,当吴苾雯下了飞机,第一眼看到的是台北机场旗杆上的青天白日旗,“那感觉特别不舒服,这么多年来,我受的教育,这面旗就是我们的敌人”。

她偷偷去过台北的蒋中正纪念馆,前去拜祭的台湾民众,都在“蒋公”的牌位前三鞠躬,她连忙躲开,可心里也直犯嘀咕:“这里的蒋介石,和我以前认识的那个,好像是两副面孔嘛!”

她头一次领略到“政治明星”的魅力。在一次宴会上,她见到时任台湾“陆委会”副主委的马英九。那个时候的“小马哥”,在台湾新闻界有着特别好的口碑,宴会上的台湾女记者,看到这个“帅哥”,就“疯了一样地往前冲上去和他说话”,吴苾雯的脚背都被踩破了。

她们一行人在高雄吃午饭的时候,突然闯进一个“精瘦精瘦”,穿黑西装的男人。这个男人激动地表示,要与大陆来的记者对话,保安把这个男人扯了出去,边上陪同的人告诉她,这是民进党的一个“立委”,叫陈水扁。

这些故事,吴苾雯都陆陆续续地写进了她的报道里。在短短7天时间里,吴苾雯“处于一种极为亢奋的状态”,发表了3万多字的新闻报道。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告诉几亿大陆读者,一个真实的台湾是什么样子。

在台湾停留的最后一个夜晚,恰逢中秋。在清朗的圆月下,大陆的记者与台湾的陪同人员把酒言欢,她突然产生了“一种亲人分离的悲伤”。“这些悲伤,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悲伤,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悲伤。明明我们很容易靠近,很容易了解,却人为分离了这么多年,变得如此陌生。”吴苾雯说。

但在她看来,无论“历史怎样和中国人开玩笑”,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永远无法割断的。

因为,一位不曾相识的湖北老乡,从报纸上得知大陆记者的行程,便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门前苦苦等候了她几个小时,只求一见,叙叙乡情。

因为,一位台北最普通的计程车司机,认出她是来自大陆的记者,执意不收她的车钱,“你们来一趟不容易,欢迎再来。”这个司机说。

因为,一对儿采访中认识的普通夫妻,为了让她好好了解台湾社会,不顾一天工作的疲劳,连着几个晚上开车带着她四处跑。

“我相信,虽然40年的隔绝,彼此之间有误会,但拥有同一个中国的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拥抱在一起。”在一篇报道的末尾,吴苾雯这样写道。(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林天宏 2008年12月16日)

  • 责任编辑:卢侨生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