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记者采访权就是捍卫公平与正义
2025-07-16 10:44: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7月15日晚,湖南岳麓公安发布警情通报。经调查,7月15日上午11时15分许,谢某某与前往该公司采访的记者发生争执。期间,谢某某将记者眼镜、拍摄设备等物品摔毁。目前,谢某某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7月15日《红星新闻》) 记者依法采访,是履行职责、服务社会、监督权力的重要途径;干扰甚至暴力阻止采访,不仅是对记者职业尊严的冒犯,更是对法治精神的挑战。个别企业面对质疑时选择遮掩回避,甚至以毁坏设备、暴力对抗的方式拒绝采访,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对新闻权利的漠视、对公共监督的敌意、对法律底线的突破。 这些年,从曝光假疫苗到揭露污染排放,从追问官员贪腐到聚焦民生痛点,舆论监督在推动治理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的“话筒”越有力量,人民的呼声才越有回响。然而,一些人对记者身份与职责缺乏起码的尊重,将正常采访行为视作“侵犯隐私”“扰乱秩序”,甚至借助情绪宣泄,动辄拳脚相向。背后折射的,不仅是法治意识的淡薄,也是一种对监督机制的抵触和焦虑。 必须看到,记者的采访权,不是个人特权,而是依法赋予的公共职责。依据《宪法》《新闻法(草案)》等相关法规,记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依法采访、拍摄、记录,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其行为受法律保护。任何阻碍、恐吓、辱骂甚至攻击记者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对新闻自由的亵渎,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应当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保护记者采访权,必须落实到法治的刚性执行中。首先要强化法律保障。应进一步完善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过程中所享有的具体法律权利与安全保障措施,对干扰采访、暴力袭击等行为设立明确处罚条款,确保违法者无可逃避、违法成本高昂。其次,要加强执法刚性。凡有暴力抗法、妨碍采访的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依法依规快速介入、及时查明、严肃追责,切实传递出“谁妨碍采访,谁就违法”的清晰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涉事方以“肖像权”“商业秘密”为借口阻止记者采访,试图为暴力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实属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正当采访不构成隐私侵权,反而是对公众知情权的维护,是社会透明度的体现。正是这些合法合规的镜头,照见了掩藏的黑暗,也推动着制度的修复。让记者在阳光下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最朴素的正义。 保护采访权,不仅关乎记者,更关乎每一个公民。今日的摄像机被砸,或许是某位记者的无奈;明日若无法采访成为常态,损失的将是社会整体的公信力与透明度。当“麦克风”能自由开口,“镜头”敢于真实聚焦,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保护记者采访权,就是捍卫公平正义。新闻之为用,正在于让真相可见、让公平触达、让正义抵达。护住记者,就是护住公信;捍卫采访权,就是捍卫法治,捍卫公平与正义。唯有刚性保护记者的采访权,新闻监督才能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孙维国)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